快捷导航

常识自动驾驶利好政策不断,中国L3级量产车“瓜熟蒂落”还需比拼软实力2024/1/28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37|回复: 0
发表于 2024-1-28 17:41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继去年5月奔驰在德国率先允许拥有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新款奔驰S级和EQS车型上路后,近日,美国内华达州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确认L3级自动驾驶可以合法上路的地区,其主角依旧是奔驰。保残硎潜汲刍竦妹拦喙懿棵诺呐嫉恼嬲颉b]美蓓亚三美滚子轴承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,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,给您优质的服务!


  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无限接近L3级别,却一直没有突破L3级别。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,出现事故难以界定责任。根据国内最近出台的《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》,明确自动驾驶汽车(L3及以上)如果车上存在驾驶员,发生交通事故也由驾驶员承担赔偿责任。

  车企或者自动驾驶公司如果有能力有信心承担相应的责任,也许将成为国内L3落地的突破口。

  硬件堆料与感知方案,谁是自动驾驶最优解?

  2022年被业界戏称为是激光雷达的上车元年,从各家发布的新车来看,装备激光雷达的不在少数,且激光雷达的应用都被作为了宣传的重点。国内相关企业也是欣欣向荣,前不久,禾赛再一次向美股IPO发起了冲击,估值超过200亿。

  但从实际的功能来看,激光雷达的应用并没有促成自动驾驶的突破,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依旧停留在L2级别,一些在纯视觉场景下无法处理的所谓corner case(边缘场景),在激光雷达场景下依旧解决不了。

  采用纯视觉方案的特斯拉FSD在业界普遍呼声很高,即便也存在令人诟病的短板,可单从实现功能方面,与融合了几乎所有的传感器和感知方式的系统没有太大区别。

  图片来源:新浪微博

  很多厂家在宣传时会暗讽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是出于成本考虑,但能够单靠摄像头达到媲美多传感器的功能,其背后是依托其庞大的数据资源、先进的算法、强大的服务器以及匹配自身需求的芯片。

  所以,借鉴特斯拉化繁为简,以简驭繁的做法或许并不是完全不可取。“堆料”之后的确会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在硬件层面留下冗余的空间,但目前阶段除了徒增成本,让消费者产生自动驾驶已经很“先进”的假象外,实际功能并不理想。

  不过,国内也有一些车企将资源重心转到了数据收集及算法的研发上,对于今年的发展,将主要集中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上。

  目前来看,市场上所谓的自动驾驶还是以实现“辅助”功能为主,无论是宣传上还是在功能的规划上,都应该回归其让驾驶“更轻松更安全”的初衷上。

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、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行业在发展中遇到三个问题。一是芯片亟待突破,汽车也需要5纳米、3纳米等先进制程的芯片;二是软件人才不足,各个企业在互相挖角;三是数据合规难题,包括国家安全角度和用户隐私角度。软件人才不足、数据合规难题,这两个还是暂时的。对中国来说最难的一个问题,还是先进制程芯片的国产化,各行各业也都形成了芯片一定要自主的共识。

  在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制造方面,中国已经实现了领先地位,不仅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,政策的把控以及市场方向的选择功不可没。自动驾驶是融合多领域的结合体,除了要拼“硬实力”,“软实力”才是竞争的真正核心。对于L3级年内是否能在国内落地,已经有车企做出表态,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拿出新的答卷。

  举报/反馈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发现奇妙

  • 反馈建议:麻烦到管理处反馈
  • 我的电话:这个不能给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关于我们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发现奇妙  Powered by©  技术支持:飛    ( 闽ICP备2023009016号-1 )